船说中文网

船说中文网>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六七七章 普奥之争(第2页)

第六七七章 普奥之争(第2页)

船舶运输业的发展也非常地迅速, 现在在太平洋上行驶的船只有三分之二都是大华夏圈国家的船只。

南洋地区的华商很多都有自己的商船队,他们是最早跟着董书恒完成原始积累的人。

频繁的商贸和人员往来,可以让造船以及船舶运输业持续不断地发展。

纺织业的发展需要密集的人力,主要的产业都放在本土大陆,在长江沿岸已经出现很多大型的纺织业中心。从西域、阿米利亚运来的原材了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这里。

进入工厂变成成品的布匹、丝绸、毛呢。

然后再运输到大华夏圈的各个国家,成为各国百姓身上的衣服。

丝绸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出口纺织品。

互通有无让当地百姓手中的收入增加,刺激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反过来又刺激了商品生产销售的发展。

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互通有无,明确分工,分工越是明细,生产效率越高。

就像是流水线一样,将不同地区根据其特点摆放到流水线的不同环节,整个大华夏圈就是一个大工厂。

就像西域一般,其定位就是内陆最大的棉花产业基地。当然了,当地也发展别的产业,但是棉花种植业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南洋的各个华人小国,因为地处不同的岛屿。加上当地的人口结构,所以适合搞大种植园产业。

暹罗等国是传统的农业国,老百姓只会种植稻米,而且他们产的稻米质优价廉,那么就让他们继续种植稻米。

但是现在他们可以用稻米换来自己需要的衣服、农具等必须品, 实际上百姓的生活质量还是提高了。

从本土大陆运来的农业生产工具让他们生产稻米的效率更高,节省了劳动力。阿米利亚产的鸟粪肥,让当地稻米的产量大幅度地提高。

朝鲜、扶桑的人口资源丰富,这些输出的劳动力每年都会寄回大量的劳动报酬,加上粮食的价格下降,他们的家庭因此能够吃饱饭。

所以即使当地人生产的粮食远远不够,他们也不会饿死。

吃饱饭之后,他们就会生养更多的孩子,因为这样又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劳动力。

这也算是一种良性循环。

董书恒为什么现在敢于跟大嘤帝国叫板了,因为哪怕复兴军的商品进不了欧罗巴,哪怕大嘤帝国的商船不再跑内地大陆进货。

复兴军的治下都不会出现大的经济问题。

我的丝绸你不买我还可以卖给中亚、西亚地区,还有炎热的阿米利亚地区,甚至是印度北部也是我的市场。

同样的,其他的商品比如瓷器和茶叶也是一样的道理。

大华夏圈建立到哪里,华夏的文化就能够影响到哪里。

而这种文化与这些商品都是息息相关的,况且现在的复兴军早就已经完成了产业的转型。各种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工具,甚至是枪支、火炮才是最主要的商品。

大华夏圈内的各个国家,现在除了一个东华帝国算是大国之外,其他的都是小国,他们的国防都是复兴军帮着建设的,其装备自然也是从复兴军那里购买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皇祇  医武至尊  一首赤伶,开启国风时代  联盟:我创造了历史  经典军用飞机战史风云录  我养的儿砸又凶又萌  冥夫在上  我怎么又火了  梦幻西游之开局一个于二狗  侯门嫡女如珠似宝  斗罗:开局成为比比东义子  快穿病娇:我的恶魔宿主  奇遇无限  问仙之从民国到漫威  从废帝开始签到,化龙遨游寰宇  长生五千年  会穿越的巨星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你也算位面之主?  峥嵘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