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国这么算账是符合其国家利益的,因为美联储可以无限印钱,印出来的钱,当然不能说成是负债或支出,而是有价值的资产,是要算进gdp的!
而国内网约车反其道而行之,发放的优惠卷越多,自己亏的就越多,这是成本嘛,所以咱现在混的很艰难,大侠们饶命……
其实到底赚不赚钱,不用算也知道。
前世网约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人家都市场占有率90%了,依然还有那么多资本、企业蜂拥而至想在网约车市场里分一杯羹,就知道这玩意到底赚不赚钱了,否则你当他们傻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血亏也要削尖脑袋往里挤?
退一万步讲,不赚钱又如何?
方杰本来就没考虑过靠网约车赚钱,这只是相关科技产业布局和利国利民的需要,他要求一点都不高,只要不亏就行了。
拥有重生记忆,加上人也不笨,今世又打下了那么大的基础,网约车做不到赚钱,还做不到不亏钱?
这要是做不到,那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当然了,网约车产业只是第二步计划,现在说这个还太早,第一步计划是把沸腾汽车制造出来,然后卖起来。
沸腾集团又不用自己真的造车,这是股东之一东风汽车集团的活儿,沸腾集团只是沸腾汽车的粘合剂,主要是负责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大家的优势,迅速把这事做起来。
东风汽车集团大本营,恰好就在江城,有很多方便之处,这也是沸腾集团选择东风集团,而没选择其他车企的原因。
家门口好办事嘛,连生产线都不用搬迁组装什么的,直接在东风厂区划了两套整车生产线车间分配给沸腾汽车就算完事了,这也是东风集团入股沸腾汽车的本金。
至于相关配件和配套服务,厂区里都有提供,方便的很,车间人员也都是整体转到沸腾汽车的名下,可以说除了来了几名高管、生产车间换了个厂牌马甲,其他的基本上就是原封不动,整个过户过程没有掀起多大的动静。
当然了,沸腾汽车不可能完全照搬东风集团的车辆生产线,很多东西得重新设计,不光是外观设计,内部结构也要重新设计一下,许多新材料、新技术也会运用到沸腾汽车里,同时还要为将来推出新能源汽车做预设。
而说到汽车设计……
别忘了,江城理工大艺术设计学院是干嘛的。
而且江城理工大成立之前,参与合并的高校之一,就有江城汽车工业大学,人家就是分门别类专门干这些的,相关技术人才完全不在话下。
至于材料科技,合并前的江城工业大学,其最牛逼的专业就是材料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设在这里,所以也是近水楼台。
新能源方面技术的话,继续让比亚迪在广东那边搞研发就好了,暂时不用大动干戈。
这会儿比亚迪在汽车行业里,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他们只是在锂电池领域里做到了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存在,比如它是诺基亚手机的电池供应商,现在也是华为手机的电池供应商。
直到03年,比亚迪才组建了比亚迪汽车,开始进军机动车行业,目标定位就是新能源汽车。
但短短3年时间,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发展,而且一开始也是在做燃油车,以此积累整车造车的技术经验。
如今沸腾汽车成立,而且定位几乎与比亚迪汽车一致,经某人三寸不烂之舌以及各种威逼利诱后,比亚迪汽车作价15%的股份,整体并入了沸腾汽车,避免了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但要搞清楚一件事:比亚迪汽车是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是比亚迪,一个是造车的子公司,一个是研发锂电池的上市总公司,沸腾汽车只是整合了比亚迪的造车部门,而不是吞并了比亚迪。
其实也吞并不了,人家02年就在大亚湾上市了,也没必要吞并,方杰手上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不想再自找麻烦。
现在把比亚迪汽车整合进来,除了在锂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上,需要比亚迪提供支持,其实也是带比亚迪飞起来,以后沸腾汽车赚了钱分了红,可以反哺比亚迪,让它有充足资金继续搞研发,并加大研发投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血债肉偿 青青(1v1 H) 如来必须死 从不夜天开始 我的男神超S 和死对头一起出演动作片 两个万人迷,怎么谈恋爱! LOL:我真是团队型选手 沈七夜林初雪 见春天 穿书之国公府的求生日常(np) 重生九九:小娇妻宜室宜家 桂堂风有时(H) 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 青橙 惊婚 张开腿交保护费(性虐 黄暴H) 我的竹马不可能是金主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总经理,咱能消停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