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史记,暂时帝颛顼可以确定的是,先在蜀地出生,之后少年到了东海外的少昊之国,由少昊养育。
史记说少昊是黄帝长子,颛顼的叔叔,是昌意的哥哥,所以俩人是亲戚,少昊非常照顾颛顼。
可惜的是,《山海经》里却没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
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不在一个区域,除非黄帝真的是超强的天帝,连海外都管了。
少昊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也许少昊并不是黄帝的儿子,他是独立的另一个文明的主宰。这里写不下,先不管他,以后再讲。
总而言之,颛顼从西南的蜀地三星堆出生,莫名其妙跑到了东海之外的大壑。可谓少时便行走天下,自然见识广博,心智不凡。
在神秘的少昊之国,颛顼肯定学习了很多,这为他后来成为黑帝,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可是他为何要来这里呢?
主流的说法都有两个,儒家主流说法是少昊为黄帝儿子,颛顼是他亲戚,他在这培养颛顼,希望颛顼以后辅佐他。因为颛顼非常喜欢琴瑟音乐,所以少昊把颛顼的琴瑟扔了……
这是希望颛顼好好学习治国,不要沉迷靡靡之音,啧啧,浓浓的儒家风格啊。
这种价值观,是在汉朝以后才形成的,而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夏商周时期,‘乐’都是极度重要的。礼乐一体,是任何一国的领导人都必须要懂的!
在上古,乐就是礼,只有懂的美妙音乐的人,才是文明人。
所以这个肯定是扯淡。
至于现代的主流说法,则是颛顼为人质,作为黄帝的直系血脉,交给了东夷部落的少昊。
当时炎黄势力和东夷势力商定罢战,颛顼成了合约下的质子。
而弃其琴瑟,是合约被撕破了,将作为国礼的乐器扔掉了。蜜月期结束,友好交流的日子结束,继续开战。
以上,就是主流说法。
不过,这就没意思了。而且作为质子,开战后难道不杀了吗?
只看山海经,并没有说颛顼是质子,也没有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
所以单看山海经,颛顼可能就只是出国进修而已……因为颛顼是黄帝的曾孙,也是有身份的人,而且当时年纪肯定很小,否则不会写‘孺’,这是孺养、养育的意思。
可见少昊对他很好,简直就跟把黄帝的后裔当成自己的一样。
颛顼从小就爱琴瑟,琴瑟也是炎黄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标志。而到了海外少昊国后,可能受到了文化冲击,或是某种冲击,导致颛顼主动把琴瑟扔了……
这少年,千里迢迢来到海外,这里有什么吸引了他?让他连琴瑟都扔了?
后面写了,‘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海外大壑归墟,甘渊之地,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竟然让颛顼弃了至爱琴瑟。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扶桑太阳神树,九日居下枝的那个地方,正在甘渊附近。
九日不光出入扶桑木,在天上飞来飞去,还连海里都去,总是泡进那海底大壑。
这里我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颛顼受到了东方少昊、羲和国的文化冲击,少昊孺养颛顼,是想用自身先进的文化,来影响三星堆来的颛顼,这是一种文化入侵,让这位黄帝的曾孙,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倾慕于东夷国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非分之想 完结+番外 重回八零养媳妇 红男绿女 香色倾城 大魔王娇养指南 领导司机:名利场小人物必修的权谋心经 挂职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 官道 大戏骨 秘书长 学霸的黑科技时代 重生之俗人一枚 我以为我是女主 神级美食主播 养了两年的纸片人是大人物 挂职2 烟花江雨夜 秘书长3·大结局 秘书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