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中文网

船说中文网>清穿之纯皇贵妃 > 110-120(第4页)

110-120(第4页)

但是如今交通和通信都不方便,要传递到各处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还得乾隆亲自发话,让各省驿站运作起来才行,不然就是空谈了。

二来还得大笔金钱才是,别人献上药方,总不能平白送。

要是个医者,他们愿意送就送,不愿意也挑不出毛病来。

但是很多药方是他们家族几代人实验过,甚至为此付出莫大代价才得到的,太医院就这么拿过去,他们自己都过意不去了。

而且很多医者为百姓义诊,其实手里头就没什么钱,药方一送,要是到处都有了,来看病的人就更少了,他们光是温饱就成问题,太医院哪里好意思平白要了别人吃饭的家伙呢!

都是医者,院首很能明白民间不少人只会一点皮毛,会治一点毛病,却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样的人很可能就一张方子走天下,真拿走了,就连饭都吃不起了。

光是这两点就困难重重,院首就只能把此事暂时压下,哪想到那位纯贵妃突然就提起来,还愿意出大笔钱来支持呢!

她还跟乾隆提了,乾隆也点头愿意辅助,转头就让人把消息传下去,用的是驿站,那就要快多了。

另外纯贵妃出手大方,只要能用的方子,愿意献上的都能给一大笔钱,谁能不愿意呢!

有乾隆撑腰,有大笔银钱支撑,这事要不成,院首都要看不起自己了!

他风风火火接下来,也开始召集太医整理起太医院多年来的病案和药方。

这医书除了民间的药方之外,自然少不得太医院里面的。

当然这样让一些太医反对,毕竟这是宫里多年来的方子,就这么写进医书里传出去,会不会不太好?

以后在宫里的贵人问起这是哪里的方子,却是到处可见的,他们会不会觉得这方子不够好了?

院首就解释道:“药方不分贵贱,就是用来救人的。诸位进太医院之前,难道不都是想济世救人的吗?若是这医书一出,能救更多的人,何乐而不为?”

他环顾一周,见众人沉思的样子,就继续道:“各位也不必担心,有些方子是宫里的药材才能做出来,根本没必要写进书里去。”

毕竟哪怕写了,根本搜集不齐全这些珍贵的药材,那等于是无效药方,没必要占着书里的位置,又正好是专供给贵人用的东西了。

这下子太医院就再也没人反对,除了值班的太医之外,都开始忙忙碌碌整理起方子来。

乾隆见医书风风火火开始了,也打算让人写一部农书。

他是发现沐瑶这个法子挺好的,毕竟传递消息这个,要全国上下都知道,实在太难了。

比如种地的法子,很多农人根本不识字,更别说是记录,只能口述。

但是他们熟悉天气,熟悉耕种的恰当时分,更是抓一把土就能大概推测出要不要施肥,什么时候施肥,需不需要灌溉之类的。

这些经验如果不记录下来,随着这些经验老道的老农去世后,就只能家人口口相传,却有可能口误而有所遗失,这就很遗憾了。

加上很多新作物推广,有些地方早早种下,经验要多一些,要是能写进书里,让人在城门朗诵,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要让农人们记住,恐怕没那么容易。

乾隆就召集群臣相议,大臣有提出在茶馆里请说书先生,编成故事来说,有趣味更有意思,农人就能记下了。

也有大臣提出在城门口或者农田多的村落门口,让书生轮流去宣读,反复说,农人们自然也能记住了。

乾隆感觉这些法子都挺好的,更有傅恒提议,哪个农人能背下来,就让村里给奖赏,自然让其他人也能努力跟上了。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却也有大臣觉得如果农人都背下了,人数一多,这奖赏跟着多了,花费就多了起来。

傅恒是管着户部的,自然明白上回把伍老爷抄家之后,大部分财产都进了国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彭格列云守拒绝成为妹控  卿为佳人[娱乐圈]  本草王  刺杀失败后,我和嬴政共享系统  伪装深情[快穿]  复读生 完结+番外  当人间失格遇到友人帐  满级大佬穿成八零小可怜后  我靠拯救动物自救(快穿)  不动心的白月光(穿书)  兔儿神之笑弄姻缘  替身的自我修养[穿书]  如何在我哥手下当卧底  被鸽子o偷闻信息素后  我在星际做游戏封神  1911新中华  马甲演绎的残酷美学  我在噩梦游戏做男妈妈  篡清  傅先生,你被挖墙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