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书靠在椅背上,背后垫着绸布包的软垫,桌上的淡青色珐琅三足香炉内烟气循环,让书房内飘着淡淡的檀香味,他穿着一身雪青色的宽松大袖道袍,头发束的一丝不苟,插着一根白玉簪子,两手放在扶手上,整个人轻松自在,嘴角噙着似有若无的笑,并未与这些幕僚言语。
程玉璋一进去,便见到了这些人。
有的他前世曾有过一面之缘,看着眼熟。
“玉璋,你来得正好,这些是我的幕僚,文仲先生、司马合先生,还有李冕先生。”
介绍完幕僚,程砚书又反过来介绍:“这是我的嫡子程玉璋,年十八,尚存稚气,还需历练。”
程玉璋脸上有点不自然,前世他到底也没有与程砚书相认,他匆匆赶去见他最后一面,终是晚了,那时他才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些悲凉,到底血浓于水,是无法逃避的。
现如今被他看作孩子。
幸好今生有皎皎的引导,让他少走了弯路,他思来想去,这次父亲能这么早找到他,多是因为在随州时他佣书抄多了,倘若皎皎还如前世一般,他就没这个机会。
皎皎是他的小福星,让他抄了那么多书,少撞南墙。
这么一想,他更加迫不及待的想快些回熙园。
他上前见礼,动作比平时要快些。
程砚书大概猜到他为何如此匆匆,虽知原因,可幕僚们已经请过来了,长话短说,他提道:“今日圣上有意江南几府税银收缴困难,以粮代税,充盈国库,首辅大人意愿未知,内阁之内争执不下,各位如何看?”
文仲先道:“以粮代税,自古以来都是,可但凡天下富庶之时,少有这么办的,此举是否倒行逆施?”
李冕捋着胡须,“以粮代税,倒是二爷一向的主张,早些年首辅姜大人推行的税银政策,如今看来,对提高国家收益这块收效甚微呐,既然皇上有意纠正,二爷同意未尝不可。”
“对也对也,我赞同免之的说法,二爷为不冒犯姜首辅,已经多次妥协,可这次可是皇上提出的,有皇上这句话,首辅大人不改怕也不行。”司马合抚掌,以示同意。
程砚书听完,目光若有若无的扫过儿子,道;“玉璋如今也已入朝为官,如何看待此事?”
程玉璋低眉行礼:“儿子不才,民以食为天,以粮代税,确实能提高税收,而直接收税银,反而地方走偏路,私下印钱,虽账目上国库充盈了,可原来一两银子二十升米,现如今同样的价钱只能买十升,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
他说的这些是他的亲身经历,视角独特,回答的别具一格,程砚书听的眼中一亮,又为他还需亲自买米的事感到愧疚。
程玉璋并未说完:“以粮代税是好,但并非现在实行,即便是这样的好时机,也不合适。”
几个同僚瞪大眼睛,有人质问是为何,在他们眼里,他说的虽然头头是道,可也只是个初入朝堂的愣头青而已,换句话就是:他懂什么。
“这是多好的时机!”
“是呀,皇上的意思,姜首辅也得掂量掂量。”
程砚书扫了他们一眼,声音淡淡:“听玉璋说完。”
他们随即闭嘴。
程玉璋继续:“我来京路上,已发现江南许多州干旱少雨,还有地方正闹蝗灾,甚至出现少部分流民,我看,不出十日,江南必连片大旱,此时执行以粮代税,对老百姓来说,跟要了他们的命没有两样。”
程砚书微微惊讶,他参透《易经》,会夜观天象,他也有江南大旱的猜测,所以拿不定主意,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竟参悟到他大半辈子所得,实在令人惊羡。
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程玉璋已经快待不下去了,他心早已飞出窗外,回到熙园,不顾是否让父亲感到困惑,他直说:“皇上提出以粮代税,确实机会难得,只是不应从江南下手,可以先从北方或西南开始,且收上来的粮一方面充实粮仓,还能救江南黎民百姓,一举两得。儿子拙见,还请父亲批评指正。”
他的语速有些快,说的却很清晰直白,这老练的处事,惊的一众同僚瞠目结舌。
程砚书目露赞许,本该集思广益的事竟在儿子这里轻松解决,但其老辣的处事手法,可行性又这么强,实在令人怀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师兄决定和亲 病弱大佬只想当咸鱼 当剑客穿成中二少年[古穿今] 爷!夫人她又逃了 金屋藏珠 当咸鱼的代价是背锅 奔月(月歌行原著小说) 我那老实巴交的夫郎 老公要刀我怎么办[穿书] 穿书后我撩翻车了 万人迷绿茶穿成小可怜 热烈燃烧 凉薄总裁为爱倒追白月光 谁说在晋江修无情道不能成神?! 娇弱艳妻 我,女娲,需要保护 我在虐受文里稳定发疯[星际] 离婚BE后,全网磕我过期糖[娱乐圈] 被甩后我成了雨守的小娇妻 在恋综反复修罗场后我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