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自己本就是地处中原腹地,和韩国一样,都是四面受敌,但是魏国可比韩国张扬多了,前面说过魏国和自己西边的秦国干架,占了秦国的东郡,其实魏国可不止和秦国干过架。
魏国东边是齐国和之前的宋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魏国都先后发起过战争;
北边是赵国和韩国,韩赵魏都是当年的晋国分出来的,史称三家分晋,三晋一开始是相互扶助的,但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后代们就不认这份儿情分了,魏武侯时期可魏国可没少欺负人家那俩;
南边是楚国,这倒不是魏国挑事儿,但是楚国自来也是行事霸道,楚国向北方扩张地盘的时候,因为争夺淮河流域的水源,两边也没少冲突。
四面处敌,边缘政治严重失策,以至于外交碰壁,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魏国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魏国的历代国君,就和当年的赵国国君们一样,真是一个不如一个了,再加上魏国的变法不彻底,没有像秦国一样把旧贵族们压下去,这些旧贵族反弹更严重,把控朝堂土地兼并人口隐匿,这样一来,朝堂混乱君主昏庸,贤才不能施展才华,必然远走他国了。
吴起,魏文侯时期的大将,同时也是非常厉害的政治家,为魏国建功立业,但是到了魏武侯时期,遭到当时担任丞相的公叔猜疑妒忌,便挑拨离间,污蔑吴起并无长期留魏的打算,对魏国也并不忠心,后来在魏王的猜忌下,吴起远走楚国,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楚国由此强盛。
还有一位军事天才,孙膑,他收到魏国将军庞涓的迫害,离开魏国去了齐国。
后面的事情就很有趣了。
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就帮着赵国,孙膑“围魏救赵”,魏国主将庞涓中了埋伏大败,桂陵之战中,魏国精锐之师损耗严重;
大概十三年后,魏国打韩国,齐国就又帮着韩国去了,孙膑以“减灶计”诱敌深入,马陵这一站,庞涓战死,魏太子被俘,魏国主力兵将十不存一。
——就主打一个,魏国打谁,我就帮谁打魏国。
这两场著名大战,都多赖孙膑之力,倘若当年孙膑能留在魏国呢?就是另一番场面。
除了这两位军事家,商鞅原本是魏国幕僚,后来弃魏入秦,秦国变法后日渐强盛;张仪和范雎也是从魏入秦,推动了“连横”策略,为秦国建功立业。
这都是举世闻名的政治家,但是魏国没能留住他们。
历史留名的大才就失去了这么多,那些声名不显的人才呢?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这几个人的离开,便能看出魏国朝堂的黑暗混乱。
朝局混乱,国政自然也好不了,连续多年的战争使魏国农业凋敝;又因为大贵族的土地兼并,赋税根本收不上来;世家人口隐匿,加重了兵员匮乏。
总之,现在的魏国,就像是注定要腐烂的果子一样,已经是积重难返,千疮百孔,哪怕是商鞅再世,也救不得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君臣们都以为这次攻打大梁肯定是手到擒来,必然是很顺利的!
嬴政派出老将王翦的儿子王贲带兵出征,秦军一路从咸阳往大梁而来。
但是大梁副本的难度居然超出了秦国上下的预料!
现任魏王假自然是没有什么雄心大志,只求祖业不再他的手上败了,他就无愧于祖宗了。
得知秦王打完了赵国的时候,他就心觉不好,他也试探性地派人去周边求援过,并无回应,既然如此,魏王索性召集起全国的士兵役夫,也学着当初的赵王那样,修建内城、瓮城、各处矮墙、加固各方城门,大开粮库,疯狂基建。
于是,等王贲带着人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座乌龟城——大梁城外面所有的土坡小山丘什么的都被铲平了,绝对不给秦军登高攻城的机会。
而且就连树木都被砍了,秦军要制作攻城车具,扎帐篷都得去更远的地方伐木。
大梁城更是墙厚门沉固若金汤,魏王还吸取了邯郸城被灭的教训,在城墙上提前准备了大量的火油石头滚木箭矢等等。
王贲不由得挠头了,魏王没啥能耐,但是防守居然还做得不错,这大梁城看起来可不像是想象得那么好打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刺客生存指南 当炮灰成了绝色美人[快穿] 被觊觎的蜂后 反派他妈重生了[穿书] 请和我结婚,这是威胁 病娇探花与寡嫂同居后 你来时风止心动 嘴硬,身体倒很诚实嘛[重生] 穿进恐怖乙游艰难求生 我到底是多少超英的崽[综英美] 意外与死对头绑定后 在北方 枕边人他狼子野心 cos逆序,来到正主面前 长公子今天火葬场了吗 我老婆不可能这么可爱! 五条妹妹的术式是空间系 真酒靠随机技能迫害红黑双方 [综英美]世界乱七八糟,向日葵在发芽 春夜新婚[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