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中文网

船说中文网>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14章 番外黄金带来的底气(第3页)

第114章 番外黄金带来的底气(第3页)

因为金融炒作自由度越高,马太效应肯定越强。作为帝制集权的皇帝,谁会喜欢“金融自由”呢。

哪怕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虚拟经济”,他们依然会本能就厌恶的。

李素其实也厌恶,并不是迎合皇帝。他觉得古代社会比现代社会优越的地方,就是没有那种纯虚拟的金融衍生品,才让社会的盘剥速度放慢了些。

否则贫富分化的速度肯定会倍增,朝代更替的周期也会更加剧烈。

不过,认清问题归认清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则是另一回事了。

刘备意识到三种金属货币并存带来的投机倒把空间后,不由忧心忡忡:“这个问题,丞相可有良策?”

他说到正事儿,很是郑重,称呼也从贤弟又变回丞相了。

李素侃侃而谈:“无法根治,不过可以设法缓解。臣以为,两种本币并存带来的投机空间,还是可以忍受的。所以未来的思路,是要让三种本币并存,转化为实际依然只有两种本币流通。

臣想到的具体做法,是让银、铜逐渐正常流通,而黄金则转为国家储备,只发行权利证明票据,但不实际交割。

考虑到黄金最少,也最便于统一管理,而且黄金储存多久都不会生锈,连银那样的发黑都不会,所以储备损耗也是最小的,所以这个做法,应该会有挺强的操作性。”

刘备一开始没理解,稍微琢磨了一下之后,他想到了已经问世二十几年的“抄引国债”,便自然而然把李素说的“黄金权利凭证”,理解成了那种空手套白狼的“纸币国债”。

那东西很容易超发的吧?就算名义上以黄金为担保,但只要不承兑,那就还等于乱印,最后还是有较大概率信用崩盘,如何取信于商民呢?

刘备倒是不担心自己乱印钱,但他觉得后世子孙太平久了,肯定忍不住,也没有个约束。

有那么一瞬间,刘备甚至产生了一种想法:要是皇帝的权力不是绝对无限的那就好了……也别限制太多,最好是有个超然的存在,在后世他刘备的子孙胡来的时候,帮忙踩一脚刹车,别闹得太不像话就好。

可惜,这种超然的、又是为皇帝好的权力,根本不可能存在。如果权力大了,就会取而代之,权力小了,又没用。

也就李素、诸葛亮这两代可以绝对信任,将来可怎么办呢。

李素看了刘备的反应,就知道刘备理解错了,这便给他细细分说解释:“陛下不必多虑。臣所言‘黄金权利凭证’,并不是之前的国债抄引那类东西。

抄引之类,虽然有面额,也有朝廷商税抵扣权作为最后的兑现保证,但毕竟还是会超发的。印多了之后,商人们说不定不知道要十年还是二十年后、才能进到足够多的官办专营货物,来用完这些抄引。

臣所言的黄金权利凭证,则绝不超发,是有多少黄金,就印发多少,要有严格编号。比如某年朝廷统计,扶桑产金总计一千五百汉斤,那就铸三百枚五汉斤重的金铤,每枚官定价格假设为一百斤白银,或者一百万钱。”

李素这里说的时候,把黄金的价格又定得高了一点。汉朝一开始一两斤只有一万钱,李素现在直接拔高到两万钱,其实有点盘剥。

但他和刘备也都是见识过桓灵时器实际金钱比价的,当时黑市价确实是已经一万六一万七换一两了,远远超过一万,反而是更接近两万。李素这次强行定了,也就是给个痛快。

另外,至于金和银的比例,后世中原王朝虽然有过金银一比四的时代,但那些币制都会很快崩溃的,下场就是黄金普遍被窖藏。

至少要定到一比十,才能维持住,避免黄金大量退出流通。等后来近代资本注意国家施行“金本位”,白银失去货币属性后,19世纪时银一度跌到14~17倍重量换1倍金的程度。

到了当代,黄金300多块一克,白银还不到十块,能差五十倍了。这就是国家掌握黄金储备、制造黄金稀缺的威力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完结]《顶级alpha和超顶级omega的性福生活》作者:楼前清风长(1v1)  贪欢(出轨年下H)  《明明,他该开心的》沈祈年  GL《男主后宫归我了》作者:玉面小郎君  大唐之叛逆皇帝  死神里的炼金术师  G021《G涸地》作者:火风L  《明日心想事成》作者:不执灯  [匿名咸鱼]玻璃冰水  [完结]国公府情事 作者:神秘的打字机  《赘婿科举路》作者:子非陌  《资本剑客》  异界的爆肝生活  日月  [附带番外]柠檬汽水糖(苏拾五)  [完结]极品收割机作者:水逆退  《明撩!墨爷甜妻得寸进尺》苏若溪 墨瑢晏  [附带番外]林助理有话要说(苹果树树树)  《明月残,半生爱意皆成空》裴初月  [附带番外]这位alpha身残志坚[星际] -三碗过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