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中文网

船说中文网>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676节(第2页)

大明国师 第676节(第2页)

因此,不同版本的气本论就成了如下所示。

张载“太虚气本论”:太虚+气

程颐“理气二元论”:理+气

朱熹“天理人欲论”:天理+人欲

姜星火“物质一元论”:物质(细胞)+虚理(物质之客观规律)

而姜星火接下来就要回归论题本身,要论证的,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命题里的关键,也就是人性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天地间只有物质充盈,生人生物,皆是禀此以生。”

“而人之心,即气之灵处,所谓知气在上也,心体流行,其流行而有条理者,即性也。”

“天地之心,犹四时之气,和则为春,和盛而温则为夏,温衰而凉则为秋,凉盛而寒则为冬,寒衰则复为春,万古如是,若有界限于间,流行而不失去序,是即虚理也,即物质之客观规律也。”

“理不可见,见之于气;性不可见,见之于心。”

从世界观上,“物质一元论”的世界观是天地间只有物质存在,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皆由之而生,而对于传统的“心”、“性”、“理”等概念,也有了新的界定。

过去的天理和天性、人性,都从实概念变成了虚概念。

“理”成了“气”或者说“物质”的虚附属物,人性则成了“心”的虚附属物,而不是独立的实存在。

实际上,反对把“理”“性”都视作形而上的、超越的、独立存在的实体,是明末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这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在社会思想领域带来的必然变革。

即便今日姜星火不提出来,程颐-朱熹理学这种注定会落后于时代的,含混的“理气二元论”,也一定会被淘汰,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逆历史潮流和人性趋势的理论观点,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但姜星火一句“性不可见,见之于心”出来,反方辩手顿时就坐不住了。

胡俨正襟危坐,严肃吟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男配偏要一身反骨[快穿]  嫁给姐姐的相亲对象后  神明游戏  全宗门只有我是人  重生:求你,别丢下我  系统教我钓大佬  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  救命!被万人迷包围了  神医不神  工具人反派的自我修养  中州录  皇兄何故造反?  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  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猫  玫瑰的种植方式[快穿]  穿成万人迷文的恶毒炮灰之后  咬一口惊悚BOSS,呸恋爱脑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与玛丽苏争奇斗艳[快穿]  逃生游戏的炮灰小少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